一二九运动|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反对防共自治运动!”

“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

“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中华民族万岁!”

1935年12月9日这天

数千名爱国学生的呐喊声回荡在北平大地上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大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而举行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虽已过去87个春秋,但“反对防共自治运动!”“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为祖国自由而奋斗!”的呐喊声依旧回荡在这红色的土地上,充斥着满腔的爱国主义热忱。


华北事变 民族危矣

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订后,侵华日军为进一步侵略中国,于1935年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大力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日本帝国主义制造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华北各省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完全脱离南京政权而自行独立。所以除了政治运动外,日本帝国主义也对华北经济实行空前的掠夺:冀鲁晋三省变成日本的植棉田,天津的中国纱厂为日本在华纱厂所吞并,天津的电气业完全由日资包办,平汉、平绥、北宁、津浦4路成为日本的运输线,日本的飞机独占了华北的上空,大沽、塘沽、北戴河、秦皇岛成了日本的港口,华北的金融、矿业也为日本所独占。日本不仅通过武装走私削弱了中国国力,也直接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救亡图存 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因此即使黑暗笼罩了大地,却没有埋没北平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中共北平市临委和北平学联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青年学生自黎明时起,就按预定计划行动。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开始了,游行过程中人数增加到3000人,反动当局调来大批军警手持水龙、大刀、木棍等凶器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冲击。学生们抢过水龙,迎着棍击刀砍与军警搏斗。有的学生受了伤,流了血,还高呼口号奋勇前进。有的倒下去后站起来又继续战斗。当天,有30多名学生被捕,数百人受伤。在一二九北平学生斗争的影响下,从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杭州、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广州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行动。于此,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缓解危机 意识觉醒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与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华北之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一二九”运动

这句满含血泪的话从无数青年口中喊出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

八十七年前他们

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而大声呐喊

今天,“一二·九”运动八十七周年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敌人的恐吓下

高呼着口号,散发着传单

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青年

是他们 在国家存亡的关头

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

热血横洒,促使了民族的觉醒

他们,可敬可爱的青年

以他们大无畏的勇气

诠释了青年的含义

八十七年前,祖国给了青年乱世坎坷,给了青年革命风雨,给了青年枪林弹雨,但青年们义无反顾地成为了救国的主力军,成为了救亡图存的生力军,成为了爱国的先锋力量。

八十七年后,祖国给了我们和平盛世,给了我们幸福生活,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韶华流逝,青春不老。今天的青年与八十七年前的青年血肉相连,精神赓续,我们更应该“常思奋不顾身”,更应该思考如何投身时代洪流,“殉国家之急”,多想想“我们能为祖国做什么”。

鲁迅曾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青年就是那石,由他们相激相荡而生的火种生生不息,跨过春夏秋冬,越过崇山峻岭,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