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表征与路径

一、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表征

1.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

第一,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职业学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数字技术对教育生态以及产业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在教育端,数字技术带来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生关系、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变革,促使专业教育活动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在产业端,数字技术改变了生产组织模式、企业管理方式和岗位工作形式,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成为求职者的必备素质,促使专业教育融入数字教育的内容。

第二,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首先,职业学校要加大力度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强化专业的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精特新”的专业建设之路。其次,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依托智慧校园平台能够突破学校内部不同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之间的壁垒,实现管理数据、教学数据、学生数据的同步共享,降低跨部门管理和跨专业教学的难度,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

2.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数字技术有利于构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高度依赖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核心,主要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数字化时代,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一趋势反映在职业教育领域,表现在智慧教育平台、网络课程、学习APP等各类数字资源广泛使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不仅让在校学生时时处处能够接受专业教育,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数字技术改变传统课堂形态,让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形态,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扩大了学习资源的范围,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共享,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加强了师生互动,促进了教育教学全面发展。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其次,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和局限性。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最后,职业学校主动求变,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跨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助力实践教学。例如,搭建虚拟仿真技术共享实训平台,通过系列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解决各专业群“看不见、进不去、有危险、难再现”的实践教学难题。

二、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1.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

第一,树立主体性理念。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充分尊重并肯定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致力于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从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有了便利的条件和宽广的空间,重塑了教与学的关系,进而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施专业数字化教学,教师应树立主体性理念,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注重引导性、启发性教学,扮演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角色,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任务。

第二,树立个性化理念。教育数字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教育要素和教育过程的数据化。伴随着数字设备、数字工具在教育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不论是专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还是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都能以数据的方式被捕捉、收集和分析。这意味着数字化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不仅具备了可行性,也具备了充分的现实条件。实施专业数字化教学,教师应树立个性化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实施时关照到学生的个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因素,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开展教学,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潜能发展。

第三,树立创新性理念。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捷化,处理实际问题的简洁化,是数字化时代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一大突出特征。不论是在专业教育方面,还是在生产实践方面,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高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并能够简单迅速地发出指令,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数字化时代的劳动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数字化工作岗位和数字化环境。职业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为着眼点促进课堂的数字化创新,还要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职业学校推进专业转型升级,重构专业教学体系是重中之重。重构专业教学体系,要点在于重新安排专业教学的实现形式,以及重新设计专业教学的组织方式。数字化视域下,前者需要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后者需要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第一,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我国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为此,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行业组织、企业应当加强协同配合,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调集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组建数字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共同开发建设适应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的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在功能模块上,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应包含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模块、教师教学服务模块和教学评价模块等,以满足区域内职业学校师生的专业教学与学习要求。此外,还应加强对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上数字化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根据现实需要及时对平台资源进行动态更新和优化调整。

第二,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线上虚拟学习与线下实际操作互相结合、互相贯通、互相促进,实现教与学的智能化。在线学习是数字化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线学习的优势在于标准化、固定化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既能节省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又能帮助学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利用好在线学习环节,课前引导学生预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课中着重解答学生课前学习的疑问,剖析专业知识重难点,发起问题讨论,或者开展项目式、情境式教学;课后通过班级社群、学习平台发布作业和复习要点。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虚实结合。“虚”是指虚拟现实,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通过建立大量的虚拟场景和教学模型,学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际演练,模拟真实情况下的挑战和应对。“实”则是指组织学生前往工厂、车间等实地进行实操训练。通过虚实结合可以实现数字环境与真实情境的互补,提高学生实训质量。

3.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以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用型教育,在进行专业教育时离不开校企合作育人。

第一,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首先,校企共建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化、多样化的校企联动。平台一端连接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数字化管理系统,另一端连接企业日常经营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所实现的数据透明和数字协同,企业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职业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效;学校可以清晰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储备情况。其次,依托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可以克服时空阻隔和管理差异,共同管理教学事务,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实时掌握专业教学的进度,了解每位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训的表现,进而为共同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数据依据。最后,通过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自动采集企业岗位人才资格标准、薪资水平、岗位发展及人才现状等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第二,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过程分为专业知识教学和技术技能实训两个环节。在专业知识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云服务,企业技术人员可以远程观看课堂教学直播,并与师生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参与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以远程指导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技术技能实训环节,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数字设备连通校内的仿真实训室,参与学生的实操训练,并实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当学生入企实训时,企业可以将学生实训过程以视频文件的方式上传至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这样专业教师即使没有在实训现场,也能够在其他时间查看每位学生的实训表现和实训成果。(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17期)

来源:职教师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