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家长、学校如何预防和面对?

什么是校园欺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实施,明确定义校园欺凌。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工作提示


1.深入摸排,建立工作台账

对个别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采用教育与矫正相结合等方法开展一对一帮扶,转化行为方式,必要时联系其监护人共同开展教育。

2.广泛宣传,营造和谐氛围

各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技巧和途径。促使学生建立健全法律意识,懂得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一个守法护法的好学生。

3.预防为主,提高监管能力

加强校园欺凌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严格落实校园门禁、请销假、点名和值班巡逻等制度;加强晚自习、学生宿舍的管理;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监控显示端必须24小时值班到位。

4.专题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开展以《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演讲、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危害性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多方联动,科学形成合力

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发现学生存在不良行为的,及时告诫、制止并及时告知家长,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进校园,用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防欺凌、防暴力等警示教育,警校联合,形成合力,教育效果良好。


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家长要注意


1.突然不愿意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4.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成长需要更多的温暖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善待
肩并肩走在阳光之下
不论你是家长,还是老师
亦或是那个曾经的少年
一起为营造平安的校园环境努力
给未来的希望撑起一把保护伞
让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