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时代发展成就全面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永恒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这些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推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强劲动力。

当代青少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伟大成就的直接受益者,也是重大变革的深度参与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良社会思潮的持续冲击,如何才能开展好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构筑起正确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始终是社会各界探讨的重要议题。

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的必修课,如何确保成效,这就需要和新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也更应该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少年特点出发,将新时代10年发展成就全面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做好新时代发展成就的“青年化”阐释。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一步对准青年口味。通过制作推出反映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歌曲、综艺等传播性强的文艺精品,让全面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更有辨识度、有记忆点,让青少年在倍感自豪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借助当前丰富的融媒体手段,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打造青年有“共鸣”、能“共情”的“网红”宣传产品,把发展成就背后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和制度优势讲活讲实,讲到青少年“心坎上”,赢得青少年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发挥出理论大家“传道授业”的作用,紧贴青少年认知逻辑与思维层次,将理论成就加工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大家小书”、理论读物,引导他们在理论学习中滋养爱国情怀。

二是推动新时代发展成就教育融入学校“大思政”格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依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纵向分层、横向联通,推动新时代发展成就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针对小学生,侧重讲述发展成就,强化直观感受;针对中学生,侧重引导思考成就背后的原因,强化理性认同;针对大学生,侧重激励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强化使命担当。建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联动机制,从理想信念、文化历史、科技成果、价值理念等方面搭建全面配套的教学体系,形成新时代发展成就教育合力。发挥党、团、队组织优势,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队日活动和主题班会以及各类社团活动之中。

三是强化实践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育人成效。推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及时将新时代发展最新成就纳入教育展示范围,探索开发更多具象化、可视化的教育载体,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景体验,引导青少年对标时代需求发奋图强、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同时,鼓励青少年参加“三下乡”“返家乡”等各类有益社会实践,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国情社情。此外,开发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游学、研学产品,通过实地学习、参观寻访、实践体验等,让青少年在沉浸式氛围中感受十年变革,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持续增强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念信心。

四是营造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各方协同发力、统筹推进,构建全方位、常态化教育机制。发挥家庭人生第一所学校、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重视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影响,弘扬爱国主义文化、创造爱国主义氛围。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加大有血有肉的宣传推介、讲好新时代青春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习榜样、见贤思齐。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旗帜鲜明开展网上舆论斗争,针对歪曲事实、造谣诽谤、否定成就、诋毁英雄等错误思想,以及恶意渲染“精致利己”“拜金慕强”等消极负面言论,加大管控、消除影响、以正视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其中特别突出强调了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创新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中,加强引导青少年深刻感知历史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青少年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使其能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