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应有的“成果意识”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平时工作勤勉、教学成绩突出,可是每逢评职称、评骨干、评学科带头人时,除了教学成绩很难拿出有分量的教研成果。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年教师的教研成果意识和转化能力不足。

因此,青年教师应努力激活自己的成果意识,这尤为迫切。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成果。一方面,成果包括教学成绩,如学生优秀率、及格率等,不少教师的教学可谓硕果累累;另一方面,成果包括教研成果,如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件、作业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研论文、教育课题等,这方面许多教师都很欠缺。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激活自己的成果意识呢?

教师可以定期将自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教研论文、研究课题、教学案例等成果整理出来。纸质版保存到档案袋,同时做一份电子版进行备份,在需要时随时能调出来。通过整理,发现自己哪方面擅长,哪方面缺失,之后重点补足短板。

我通常随时随手归类教育成果,并一一存放在网盘。通过整理,我发现目前自己的短板是课题研究及公开课,今后要在这两方面着力多一些。

教育成果的整理意识不仅体现在整理最终成果,也指整理实践中的过程性材料。

我们每从事一项活动都有起始、展开、结束几个步骤,在过程中要留下活动印记,包括实施方案、展开情况、完成情况等,这些过程性资料可以是照片、文字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要能彰显自己确实做过、如何实践、取得了什么阶段性成果。

不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清晰的目标,这样以目标倒逼自己做出成果就是高效的成长方法。

“双减”后,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改革是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此时,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小目标——让学生不再“讨厌”语文作业。目前,我摸索出以下有趣的作业:可爱的预习作业、创意日记、跨城通信等。每一种作业我都有详细的设计方案、具体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正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才督促我在某一方面持续用力,最后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许多教师每学期都会举办多场活动,实施多项新举措,但常常因为不懂总结提炼,在活动结束后什么也没能留下。所以,每次实践结束,我都会强迫自己写点东西。

那么,实践中教师如何提炼总结每一项活动呢?

一方面,可以按不同的主体来提炼,如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分别怎样做,如此,一项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可以从成功经验、失败反思两处着眼来总结。找出自己成功的方面,思考为什么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再找出不足的地方,反思为何没做好,总结教训,提炼出几个关键点。

参加教研活动时,许多教师在私下交流时有许多想法,却往往不愿公开发言,或者发言时有所保留,这便是没有分享意识的表现。

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只有自己先分享,才能听到反馈的声音,赞美与表扬会激励我们继续前行,质疑或不认同可以督促我们反思。

我很乐意接受展示自我的机会,当你愿意分享时,很可能别人也会被你的热情打动,对方也会向你分享他的经验,这样你就不再只有一种经验,而是拥有了许多经验。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从小范围的分享开始,当我们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便会得到更多展示机会,也就会被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青年教师们,让我们一起树立坚定的成果意识,以目标成果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梳理提升自己的教育经验,奔向更好的教育生活。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