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马均:初心如磐、对党忠诚

【主题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马均:初心如磐、对党忠诚

人物名片

马均:四川西充人,19635月出生,19877月参加工作,1992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均同志初心如磐、对党忠诚,端稳中国饭碗的政治责任,潜心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35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兴中华之农事的使命担当。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领团队持续30年驻点水稻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研发和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2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3项,为保护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四代人的水稻梦,托起全国三大水稻研究所之一

一方粮田,四代守望。在经历杨开渠教授、李实蕡教授和周开达院士三代前辈筚路蓝缕奋斗之后,如今,守护这片水稻田的重任落在了马均这一代人肩上。“水稻所老一辈的科学家,十几个人只有一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和一间仪器不多、十分简陋的实验室,基本是用锄头、扁担和两个桶,把科研成果搞出来的。马均说。

据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前身,为创建于1936年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杨开渠为创始人,他于1935 年来川任教,见四川大量冬水田没有有效利用,于是将开发成千上万亩冬水田、提高稻谷产量作为首要研究课题,提出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系统举措,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

1965年,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实蕡从非洲马里共和国援外结束回国后,担任了稻作室的主任,他从西非带回那里的水稻品种(冈比亚卡等)后,将研究方向以水稻栽培为主转向以育种为主。李实蕡从国外回来后,让周开达参加水稻育种工作。那时,湖南的袁隆平也正在进行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只是,他们一个是通过野生稻败育的野败同籼稻进行杂交,一个是通过地理远缘籼亚种内品种间的水稻进行杂交。

“当时有种说法,叫‘中袁西周’,指的就是袁隆平和周开达。”马均说,川农大水稻研究所成立后,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三大水稻研究所之一,其他两个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袁隆平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个人的15年坚守,水稻所不能缺了栽培研究

“虽然周开达院士是从事水稻育种研究,但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我选择进行水稻栽培研究。”马均回忆,他本科是学农学的,那时候就对栽培产生了兴趣,因为觉得栽培和其他学科交叉较多、灵活性强,考研究生时就选择了水稻栽培研究,师从水稻栽培专家孙晓辉教授。

“那时候虽然受杂交水稻发展影响,育种是更热门的方向,但周开达院士和孙晓辉老师告诉我,良种良法,我们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一方面,水稻所不能缺栽培,另一方面,搞水稻育种也不能缺栽培,现在我们育种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而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还必须要靠栽培。”马均说。

这条路,马均独自奋战了近15年。从大概1995年开始,我的老师们都退休了,整个团队就剩我一个人。马均说,2010年之后,团队才逐渐壮大。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马均的水稻栽培研究成果颇丰。四川农业大学官网显示,马均和同事的多个成果中,重穂型杂交水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水稻插密度,推动了水稻高产栽培从合理密植到合理稀植的转变,省种省工,而且增产10%左右。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比常规栽培增产15%-40%,每亩增收节支70200元,节水20%-40%水培耦合节水节肥技术则有效解决了四川稻作区丰产与肥水高效利用不能兼顾的技术难题。

和老一辈时相比,现在科研条件也更好了。马均说,现在他的团队每年都有两三个研究生,常驻在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搞科研,把实验室和试验田里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在园区核心区里面放大,成熟的技术再向其他地方推广,园区的优势在于基础条件更好,无论是经费、管理和人员的配套都很完善。

解决吃饱吃好后,现在追求高效、绿色、生态

在马均看来,所有的农业技术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前我们在学校研究,现在我们在基地研究。马均说,研究以后,技术要用于生产,基地建在这里,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都在这里,这就很方便了。试验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从研究到生产应用上的中间环节,研究成果便可迅速运用于生产上。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老师教育我们的,我现在同样这样教育我的学生。

于马均而言,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研究,更是贴近农民和生产实际的桥梁。每当马均和团队去基地,总会有大户主动联系他们,请他们到田里面去看一看。他们都很热情,经常邀请我们去吃饭。农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朴实但很真诚,马均笑言:有时候我们还会称兄道弟,其实我们这些专家和他们没有什么距离。在他眼里,他们是因为这片土地而联结在一起的贴心朋友,这也助推了新技术的推广,我们有什么新技术、新成果跟他们交流,他们都乐意接受。

马均表示,在眉山市东坡区与当地政府、眉山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眉山市农业农村局等联合举办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活动的7年里,他们培训了5000多名农民、200多个种粮大户。很多农民现在掌握了技术,都成了土专家”“田秀才。除了传授技术,马均团队还会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都会给农民们讲授清楚。这样,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农田的产量和效益都显著提升了。

在田间地头工作了大半辈子,马均对农业生产也有独特的感情和思考。总书记常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首先是要吃饭的。马均说,以前吃不饱饭,粮食生产以高产为目标,吃饱饭以后,又想要吃好,就要做到既高产又优质,吃饱吃好以后,我们就要考虑效益和环境问题。从高产,到优产,再到高效、绿色、生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做到多目标平衡。这也是马均认为目前农业生产的难点。同时实现多个目标难度比较大,这方面,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总书记嘱托我们要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我们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而且要装优质放心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产安全。

在马均看来,从事农业生产研究,是一件苦在身体、甜在心里的事。他坦言,从事农业科研很辛苦,日晒雨淋已是家常便饭。但每当走在田野上,看到农民使用我们的技术丰收了,心里面十分欣慰。马均眼里,农业科研一面是奉献,一面是辛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6月到8月,雷雨频发的季节,有时候暴雨突然来了,跑都跑不赢啊!摔在泥地里,腿脚还很难拔出来。如今,又到了这个季节,这么多年下来,这一切已是寻常。马均同志初心如磐、对党忠诚,始终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兴中华之农事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