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
(一)数智化职教场景建设丰富职校教师专业学习场景
数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数智时代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基础,其是指利用数智化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数字化平台、资源体系、数字化基础环境等。数智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丰富职校教师专业学习场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搭建数智化职教场景使得职校教师能够在超越时空界限的数智化技术中开展专业学习,实现虚实结合的多场景渗透式教师专业成长。其一,数智化职教场景的建设为职校教师提供了诸如智能教室、虚拟实验室、数智实训基地等实体空间场景支撑,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教学体验,在教学临场感的支撑下,教师能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优缺点,并通过真实的师生互动形成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学习路径,进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其二,数智化职教场景的建设为职校教师提供了诸如实时在线教学平台、资源、教学系统等的线上学习工具,包括课程资料、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视频等。线上平台汇集的优秀课例与各类资源能够启迪教师的思维,不仅能帮助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能为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指明方向,使教师专业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与学科束缚,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教育部为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建设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有效促进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三,数智化职教场景的建设超越了传统教师职业培训与学习场景,促进了职校教师在泛在数字空间的学习,实现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不断涌现,教师即使不在特定的虚拟或现实的教育场景中也能获取到大量的信息与资源,真正实现渗透式的技术浸润,有助于教师从不同领域与社会视角吸收一切有利于专业学习的内容。
(二)校企资源智能共享助推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我国职业院校的特质体现,历来就是我国职业院校建设的重点,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借助于双向网络以及数字化分享和沟通机制,将企业的优质实践资源引入职业教育,对于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为培育优秀职校教师提供强大助力。其一,以往企业中的优秀工程师通常会受到企业规范的约束,无法调入学校,而借助于双向网络以及常态化沟通机制,工程师可以实现远程交流,与职校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等。通过线上沟通,增强企业工程师对职校教师的指导力,指导职校教师根据实践需要落实教学目标,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指导职校教师改进、优化实践技能。其二,企业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如实际项目案例、技术文档、工作流程、技术资源等,通过校企资源数字化共享可以帮助职校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丰富其对专业技术发展前沿与具体实践应用领域的认知,通过基于实际的项目资料提高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其三,借助数据传输与共享,学校与企业可以协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如模拟实验平台、虚拟工作场景等,通过在线培训和专业知识夯实教师实践技能,并且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使职校教师掌握建设虚拟实验室等线上实践平台的方法和技能,进而开发出融合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虚拟工作室,真正实现高要求、创新化的教师实践技能的发展。
(三)数字画像助推职校教师混合式研修质量精准改进
目前职校教师的研修方式多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基于大数据收集与分析生成的教师数字画像是对职校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质量精准改进的有力支持。其一,通过数字设备可以智能收集职校教师线上线下教学与研修活动的相关数据,包括学生表现、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互动、教师课堂反馈、研修学习得分与成果等。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形成的教师数字画像包括教学评价、学习偏好、知识掌握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可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能力状况。在混合式研修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字画像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二,数字画像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根据教师的兴趣偏向、学习偏好和知识需求,为其推荐所需的教学视频、课件、案例等资源,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和教学准备。其三,数字画像还可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和证据支持,职业院校与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数字画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研修质量,分析混合式研修对提升职校教师教学水准的效果,从实践教学与理论表达等角度优化研修方案和政策,实现职校教师混合式研修质量的精准改进。
(四)人工智能赋能职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多维延展
人工智能拥有规模化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以及高度计算力,不仅对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逐渐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助教”“伙伴”等角色,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职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有助于拓宽职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边界,为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数智化教学能力创造利好条件。人工智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得到延伸与扩展,师生关系被重构,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职校教师可以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或者利用人工智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能力获得新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职校教师不但能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能力,还能通过更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智能可为职校教师开辟全新的教育视野与教育研究领域,为职校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科研支持,帮助其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科研效率。总之,人工智能可使教师在知识教学方面获得解放,进而追求更加广泛的知识与能力,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实际难题,实现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多维延展。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聚焦职校教师技术适应,构建立足区域资源互通的研修平台
要促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就必须把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其变革的内生变量,坚持靶向发力,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提升职校教师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适应性。鉴于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受制于平台和资源的双重制约,建议以提升职校教师的技术适应性为导向,构建立足区域资源互通的研修平台。其一,加强数字化环境建设。利用AR和VR技术搭建智能教学场景,打造云端数字化培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融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智慧教室和实训基地,引入企业优质数字育人资源,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拓展传统的职教教师研修边界。其二,搭建区域性的通用资源平台。利用数字技术连接本区域内的分散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资源进行智能化匹配,使职校教师快速找到符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最佳资源信息,与对应的企业进行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适应性。
(二)聚焦职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培育,构建校本化教师智能研修机制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要求职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才能适应数字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职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较低的现实问题,建议构建校本化教师智能研修机制。其一,职业院校要根据相关政策、标准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究研制出适合本校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建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基本遵循。创建涵盖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的教师发展数字档案,了解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足;建立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发挥评估结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激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动意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实践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二,基于职校教师数字化现状开展各类教师数字素养活动。邀请专家开展教育技术前沿讲座,定期进行教师智能研修培训,建立基于实践的数字素养发展机制等,让教师在具体的活动中不断增强数字素养。通过校内组织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竞赛或教学设计比赛,或依据校内数字素养标准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在及时了解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状况的同时,激励其开展相应的自学活动,主动提升数字素养。
(三)立足多源数据精准采集,构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化评价体系
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推进,作为诊断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数智化评价体系也应给予重点关注。其一,构建职校教师教育大数据系统,有效链接各个数据库。全过程、全方位地智能追踪与采集职校教师教学、培训及学生表现等各种多模态、多维度数据,使用数字化设备精准捕捉职校教师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过程数据,以最新的岗位要求为导向,刻画其掌握多元实践技能发展情况的智能画像,评价其专业水平发展现状,并通过一定的反馈手段进行相应的调节,促进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二,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数字化平台,鼓励其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职校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的数据平台,及时获得个人的教学与专业发展大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提升专业素养。此外,依托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数智化评价系统的数据集成功能,实现多层次评价汇总与多学科教师集体评价。采集与分析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群体跨学科评价、上级校领导评价多源头数据,从多个层级帮助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教研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
(四)基于角色与价值认知,构建满足职校教师教学科研需求的数字化诊断机制
面对复杂多变的“智能+教育”环境,有必要构建满足职校教师教学科研需求的数字化诊断机制,改变职校教师的角色与价值认知。其一,向职校教师明确其在智能教育中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角色与价值认知,通过访谈或问卷了解他们在这两个角色中的具体发展需求与方向,将其作为构建数字化诊断机制的目标。其二,通过教师的教学日志、科研项目进展与学生学习成果等收集当下职校教师的发展状况,基于此构建诊断模型,用于分析其教学和科研的表现,并与其发展目标进行比对,识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诊断模型生成的结构能够为职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改进建议、调整发展方向。其三,设立相应的干预与评估机制。学校应对职校教师的数字化诊断报告予以关注,为帮助教师解决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满足教学科研需求提供外界支持;并对数字化诊断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其四,定期收集教师对诊断机制的反馈,对诊断模型进行调整,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保证其始终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10期)
来源:职教师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