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收心”提示来了!

国庆假期余额不足

很多家长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假期孩子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

生活起居无规律……

假期结束回到课堂

却不能把孩子从这种生活里拉出来

该怎么办?


孩子节后“收心”要讲究循序渐进

否则欲速则不达

↓↓↓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由于假期没有规划,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作息规律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收假后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


开学前两天,家长可以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进行起居,调整生物钟,让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与孩子一起制定

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卡耐基曾说过:“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做好计划、明确目标,孩子的学习才会有方向、有动力。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学习计划,在商讨中完成“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接下来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

提前分享交流


通过一段时间短暂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有了一些变化:get了新技能、看了新电影或发现了新的学习方法……


家长应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等,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孩子可能对一周前的知识有所遗忘,有计划的复习预习书本,可以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状态。


带着孩子一起回顾主要知识内容,同时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由于某些特殊经历和感受,有些孩子会对上学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奥运选手在赛事中的表现、某部电视剧观后感想等,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学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让他们对学校有所憧憬。此外,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返校安全提示


返校前

1.请按时到校报到,如遇到特殊原因无法按时返校,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履行好相关请假手续。

2.防范灾害性天气。同学们务必做好防台风、防暴雨、防雷电等准备,返校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3.做好充足准备,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路线,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车辆,避免突发情况发生。

返校中

1.返校乘车时,不乘坐非法营运、无牌无照、车况不良、超载、客货混装和无保险车辆。

2.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出门前确保手机电量充足,路途中要确保通信畅通,返校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家人,途中有突发情况,也要及时告知家长及班主任。

3.看管好个人物品。下车时拿走自己的随身物品。增强防盗意识,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如在途中遇到危险或财物丢失等情况,请第一时间报警。

返校后

1.返校后及时打扫教室卫生,开窗通风。同时注意安全,如遇广告推销应提高警惕,应向相关部门报备。

2.不要随意在公共场合或不可信的网站上分享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警惕各类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抵制各类“刷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各类“套路贷”,不参与网络不良借贷。对陌生人的搭讪不要轻信,遇到可疑人员,应保持警惕,必要时报警处理。

3.快速调整好状态,尽快融入校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掌握学习与生活的节奏,树立崭新目标,保持良好状态,超越自我,不断努力,勇敢地扬起风帆,驶向远方。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与悉心照料,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心呵护,用爱陪伴,让孩子如夏花般灿烂。



来源:网络